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每日一习话】科学无国界 科学家有祖国

2021-05-25 17:47 来源:央广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这段话出自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这段话出自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于挽救国家危亡而起,因挺立民族脊梁而兴。中国科学界,天生蕴藏着浓烈而深厚的爱国主义基因与情怀。

  激流争溯,不进则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谁能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浪潮,谁就能赢得未来全球竞争的主动权。近年来,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再次印证了,坚持科技自主创新乃国运所系。但自主创新绝不是“关门创新”,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我们应在更加主动地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中体现出中国人的科学担当,这也是我们对“科学无国界”的最好诠释。

  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积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淡泊名利的爱国情操,把自身科研事业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主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踊跃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本期特约专家:杨洋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初审编辑:范金鑫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